體育百科|400M標準跑道尺寸和畫法
國際田聯田徑場地設施標準手冊規定標準的體育跑道內圈周長400米,其中彎道半徑應為36.5米,直道要沿南北方向避免太陽位置低時的炫目影響。彎道應有8條跑道,每條跑道寬為1.22米,直道有10條跑道。跑道內側安全區域不少于1米,外側最好也有1米的安全區,起跑區最少3米,沖刺緩沖段至少17米。跑道左右傾斜度最大不得超過1:1000,跑的方向上的向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
跑道與分道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如因舉行田賽項目比賽而需臨時移動突沿的一部分,應用5厘米寬的白線標出原突沿位置并放置塑料錐形物或小旗,其高度至少20厘米,間隔至多4米。本條款同樣適用于障礙賽跑中運動員從主跑道轉向跨越水池所跑的那部分跑道。對于沒有突沿的草地跑道,應用5厘米寬的線條標出跑道內沿,還應以5米間隔設置小旗。為防止運動員踩線,應將小旗放在線上,向場內傾斜,與地面成60度角。小旗規格約25X20厘米、旗桿長45厘米最為適宜。
2、應在跑道內突沿以外3外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國際田聯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最小為1.22米,最大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定測量第一分道的長度,其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分道寬應包括右側分道線。(見規則第141條2、3)
4、跑進的方向應為左手靠內場。分道編號應以左手最內側分道為第1分道。
5、在規則第12條1(a)、(b)、(c)的國際比賽中,徑賽跑道應設8條分道。
6、跑道的左右傾斜度最大不得超過1:100,在跑進方向上的向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
注:建議新建跑道應向內側傾斜。
7、在規則第12條1(a)、(b)、(c)的比賽中,800米跑應在第一個彎道末端的搶道線之前為分道跑,允許運動員越過搶道線后離開自己的分道切入里道。搶道線應為一條弧線,寬5厘米,橫跨跑道,在搶道線兩端的跑道外側各插一面標志旗,旗高至少1?50米。
注1:為了幫助運動員確認搶道線,可在各分道線與搶道線的交界處放置處錐形或棱柱體(5*5厘米),這些標志物最大高度15厘米,與搶道線顏色相同。
注2:在國際對抗賽中,參賽國可商定采用不分道跑。
注3:在規則第12條1(d)至(h)中的800米比賽時,每條分道內可有1至2名運動員起跑,也可在一條弧形起跑線后采用不分道起跑。
8、在4X200米(如果為部分分道跑)和4X400米接力賽跑中,第l個整圈應為分道跑,4X400米接力的第2棒運動員和4X200米接力的第3棒運動員在越過搶道線之前應為分道跑。
9、4X400米第1接力區(4X200米第2接力區)的中心線與800米起跑線相同。每個接力區的長度為20米,在中心線前后各10米,接力區的開始和結束均從接力區分界線的后沿算起。
10、起/終點線(第一直曲段分界線)前后10米之間的距離為4*400米接力的第2、第3接力區。
11、進入非終點直段處的弧線,表示允許第2棒運動員(4*400米)和第3棒運動員(4*200米)可以離開各自的分道,切入里道。該限于本條7中800米跑的搶道線相同。
12、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跑
在這些項目的比賽中,如果運動員人數超過12人,可將他們分成兩組同時起跑。大約65%的運動員為第1組,在常規起跑線處起跑。其余運動員為第2組,在另一條弧形起跑線處同時起跑,該起跑線應畫在外側一半跑道上(譯注:如由8條分道,該起跑線應畫在第5至第8分道上)。第2組運動員應沿者外側一半跑道跑至第一彎道末端。畫第二條弧形起跑線時應使所有運動員跑進的距離相等。在2000米和10000米跑時,如有2組同時起跑,外道組起跑的運動員應在越本條7中所述的800米跑搶道線后切入里道。在1000米、3000米、5000米跑時,如有2組同時起跑,應在進入終點直道處標明外道組起跑的運動員在何處可以搶道??蓮牡诙l起跑線至搶道線處第4、5分道之間(如有6條分道,則在第3、4分道之間)的分道線上方至5*5厘米規格的標記,如小旗、錐形物等。300米跑的起跑位置應為4*100米接力的第1棒接力區中線。